当前位置:镜头汽车资讯 > 汽车故障

汽车故障

哪吒猎装风潮?腾势领克享界领衔 下半年四大中大型轿车瞩目

来源:镜头汽车资讯 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30

近年来,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,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中国品牌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。那么,与往昔相比,这两年的中国车究竟有何不同?它们凭借着新能源的强劲势头,在不少之前并不擅长的细分市场中崭露头角,中大型轿车便是其中一例。

进入2024年下半年,多款国产新能源中大型轿车陆续上市,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。

车型一:腾势Z9GT

上市时间:预计第三季度

腾势,这个曾经让比亚迪略显尴尬的品牌,经过几年的磨砺,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车型当属腾势D9。或许,腾势现在是时候拓展更多细分领域了。

4月份的北京车展上,腾势Z9GT首次惊艳亮相,随后相关信息不断爆出,预计将在年内正式与消费者见面。腾势Z9GT采用了全新的“日冕”设计语言,辨识度明显高出腾势现有车型。值得一提的是,新车的纯电版和插混版在前脸细节上有所区别。

腾势Z9GT车身长度为5180mm,轴距达到3125mm,采用了较为罕见的猎装造型,其能否在市场上脱颖而出,还需时间来验证。尾灯设计被官方称为“时光沙漏”,具有流动渐变效果,动感十足。新车还配备了车顶镂空扰流板和主动式车尾扰流板,彰显出不错的运动气息。

从内饰谍照来看,腾势Z9GT与腾势N7较为接近,但在做工、用料和材质上有所提升,水晶档把、真皮座椅等配置一应俱全。

动力方面,腾势Z9GT纯电版将搭载前后三电机,系统综合功率高达710kW;插混版车型则搭载2.0T插混系统,发动机最大功率152kW,并提供功率为200kW、220kW、220kW的三电机,看来比亚迪在多电机动力系统上已经玩得风生水起。

车型二:领克Z10

上市时间:预计年内上市

领克品牌最初的新能源概念车名为领克ZERO,后来演变为极氪001。近期,领克ZERO的名字再次被提及,并更名为领克Z10,这是一款中大型轿车,预计将在年内上市。

领克Z10采用了家族式设计语言,封闭式前脸和个性化的大灯得以保留。虽然前脸设计称不上惊艳,但辨识度较高。

作为一款中大型轿车,领克Z10的车身长度达到5028mm,轴距为3005mm,并采用了溜背式设计,展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。

内饰方面,领克Z10配备了大尺寸中控屏,车内还设计了贯穿式的灯带,颜值表现不错。

动力系统方面,领克Z10分为单电机和双电机两个版本,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200kW和310kW两种,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580kW,同时支持800V高压快充,续航里程超过800km,充电15分钟可增加573km的续航。此外,领克官方表示,这款车还将配备英伟达的Orin-X辅助驾驶芯片,预计将实现高速NOA和城市无图NOA。

领克Z10的整体性能有望达到较高水平,但考虑到品牌定位,预计其价位会比极氪001低一个档次,以避免同门内耗。

车型三:哪吒S猎装版

上市时间:8月上市

哪吒S是哪吒旗下唯一一款中大型轿车,但市场表现一般,2024年月均销量不足1000辆。因此,哪吒汽车希望哪吒S猎装版能带来一些人气。

哪吒S猎装版基于哪吒S打造,前脸与哪吒S保持一致,仅采用了常见的旅行车造型,车身修长。

哪吒S猎装版车身长度为4980mm,轴距达到2980mm,内部空间尤其是后备箱空间明显超越了哪吒S,能够吸引那些对内部空间较为在意的用户。

动力方面,哪吒S猎装版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式两个动力版本。纯电车型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200kW,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370kW,匹配电子四驱系统;增程式版本搭载最大功率为70kW的1.5L自然吸气发动机,以及最大功率为200kW的后置单电机,支持800V高压架构。

车型四:享界S9

上市时间:8月上市

鸿蒙智行问界M9的成功有目共睹,华为与北汽合作打造的享界S9,同样以9命名,并专注于高端市场。这款车预售价为45-55万元,预计将在8月份上市。

外观上,享界S9与问界M9有一定相似之处,看上去简洁大气,具有较强的档次感。尺寸方面,这款车的车身长度为5160mm,轴距达到3050mm,空间表现不错。

然而,享界S9真正的卖点还是来自华为的N件套。这款车基于华为途灵平台打造,预计将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、华为ADS3.0智能驾驶系统、华为音响、华为MagLink等核心装备,问界M9上的电动幕布也将出现在这款车上。

动力系统方面,享界S9将搭载华为提供的动力系统,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227kW,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385kW,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665km、672km、721km、816km。

有问界M9的珠玉在前,人们对享界S9也抱有较高的期待。然而,中大型轿车市场内的竞争相当激烈,享界S9能否达到问界M9的水平,还有待观察。

结束语

下半年四款重磅新能源中大型轿车,均由国产新能源厂商提供,证明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权进一步发生转移。然而,性能强大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到用户认可,还需要长期的品牌建设。那么,这些车型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