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镜头汽车资讯 > 汽车故障

汽车故障

智界S7挑战Taycan 一决高下!

来源:镜头汽车资讯 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31

随着新能源产品的不断涌现,我们渐渐发现,它们正成为“既要、又要、还要”这一理念的典范。近期,智界S7便成为这一理念的生动实例。这辆近5米长的大型车辆,通过各种场景向大家展示出它非常适合家庭使用。然而,它的3.3秒加速、21寸锻造轮圈、Brembo四活塞卡钳、空气悬架、CDC减振等装备,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来说,可能并不是那么必需。

那么,智界S7究竟是一辆怎样的车呢?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个问题。

智界S7的总监DQ是这样说的:“这是一辆主打家庭的车,但同时也能在赛道上尽情驰骋。”同样的话,也出自华为德国研究所的底盘工程师之口:“This is a everyday car。”

虽然他们嘴上这么说,但实际行动却并不老实。明明是“everyday car”,但这回试驾智界S7的场地竟然放在了天马赛车场。

我对这个场地并不陌生,这是一个适合718、M2等车型驰骋的赛道,但对于M5这样的车型来说,多少有些局促。赛道组合弯道较多,大型车辆在这里施展不开大马力的优势,这与赛道驾驶有所不同。

试驾的车辆基本都配备了高规格配置,包括上述提到的21寸锻造轮圈等装备。我们首先使用舒适模式熟悉车辆,双电机365kW的功率,与油车相比,相当于C63 AMG的水平。但舒适模式下,部分动力被封印,电机的动力输出很柔和,与油门踏板之间的比例感很好。

如果不考虑发夹弯的侧倾问题,使用舒适模式在赛道上行驶也没有太大问题。因此,第一印象就是智界S7是一辆很好上手、没有驾驶压力的车,从车子的坐姿和视野也能看出这一点。

虽然官方宣称800V 117mm的电池很薄,但坐姿上并没有体现出电池的薄,是一种相对偏高的坐姿。如果放在性能车领域,我会吐槽这种坐姿。但既然是“everyday car”,我反而能理解智界S7的做法。高坐姿、低仪表台,换来的是一览无遗的视野,这对于城市通勤来说非常实用。纯种跑车那种窝在驾驶舱的坐姿,固然能让驾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道路上,但日常通勤会给普通人带来很大压力。在电车时代,我们不仅要看加速性能,还要看坐姿。

初步熟悉车辆后,我们直接切换到运动+模式。特别说明一下,运动+模式是顶配的S7 MAX RS才有的。365kW的动力解封后,你就能体验到3.3秒加速带来的震撼。官方宣称,在智能油冷2.0的支持下,你不需要担心电机高负载工况下过热导致动力衰减的问题。至少在活动当天,我反复尝试了5次零百加速,虽然手头没有测试仪器,但体感上并没有差别。

切换到运动+模式后,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辆变得更快速了,不仅动力层面更快,车身、底盘乃至转向层面都变得更快速。转向圈数仅为2.38圈,加上小巧的橄榄球型方向盘以及凌厉的转向,让车辆忠实地执行驾驶员的每个指令。这种快速是协调的,不存在动力凌驾于底盘,又或者转向过分虚无,让你无从获知轮胎状态的傻快。

基于四驱版50:50的载荷(后驱版接近50:50),智界S7在弯道中的稳定性比我想象中要好。这辆2吨多重的车辆在弯道中行驶,对轮胎和悬架都有不小的压力,但轮胎始终紧贴地面,更紧实的空气悬架和CDC减振给予更清晰的路肩反馈,原本舒适模式下的车身浮动瞬间收住了,仿佛从普通5系瞬间换成M5的感觉。

也就是说,运动+模式带来的是车辆整体的绷紧,像即将猛挥而出的拳头,这正是运动+模式应有的样子。那些用几条动力曲线来呈现运动模式的电车,平时玩玩就好,下了赛道就露馅了。难怪智界S7敢来天马赛道让我们体验。

关于智界S7上的华为途灵智能底盘,其实是一揽子电控技术的统称,包括车身感知、电机控制、空悬+CDC减振实时调节。在油车时代,电子系统主要通过轮速、IMU、方向盘转角等获取外部信息,并通过调整发动机喷油量、控制ESP实现动力矢量分配。

但在电车时代,感知元件上增加了雷达、摄像头、电机旋变传感器等,由于少了发动机至变速箱参与的环节,从感知到控制的链路相比油车时代大幅缩短,换来的效果便是,车辆的俯仰、横摆都能通过动态自适应扭矩、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等系统施加控制。

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弯中地板油,ESP瞬间封锁部分动力,随着方向盘角度回正,再慢慢解锁封印,整个过程如同润物细无声般细腻,与油车时代那种粗暴直接地掐断动力的做法可谓天壤之别。对于驾驶技术较高的人来说,他们可能不需要这套系统,因为他们的头脑和手脚已经具备相应的控制能力。但对于普通人而言,有这么一套电子系统在背后扶持着,平时上下班,周末去赛道体验一下,这种以前也许只属于保时捷911车主才有资格享受的生活,如今在智界S7上也能实现(仅针对选装了运动套件的S7 MAX RS)。

当然,也有一些可以吐槽的地方。虽然配备了四活塞的Brembo卡钳,但制动脚感不够线性均匀,运动+模式下头段很灵敏,但后段的脚感有点虚,给人信息不够的感觉。此外,抛开试驾的S7 MAX RS不谈,我更想试的其实是机械悬架版本的智界S7,可惜这次并不提供。用底盘工程师的话来说,非空悬版本更偏向舒适设定,并且途灵底盘的部分功能也无法实现,比如最低配S7缺少激光雷达、非空悬+CDC版本无法实时控制悬架软硬。

总的来说,做一台运动的车不难,做一台舒适的车也不难,难的是既运动又舒适,将车子赋予截然不同的性格。在燃油车时代,我们很难超越机械物理的极限,但在电车时代,这种可能性变得现实。

那么,什么是智能车呢?仅仅拥有智驾、智舱就算智能车吗?这种理解过于肤浅。今天,智界S7基于HUAWEI之上,终于给大家呈现出智能车的另一种形态——你只管踩地板油,车子依然又快又安全地帮你冲过赛道终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