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行业资讯
合资品牌集体退潮 价格战能否止息?
来源:镜头汽车资讯 发布时间:2024-12-31在短短一周之前,宝马高调宣布退出价格战的行列,这一举动迅速得到了其竞争对手奔驰和奥迪的积极响应,双方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。
然而,就在此时,网络上盛传的消息指出,大众、丰田、本田、沃尔沃等多个知名汽车品牌均计划自7月起调整终端销售政策,缩减终端优惠幅度,甚至有部分品牌宣布不再继续降价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合资品牌集体退出价格战的举措,能否真的让他们独善其身呢?让我们先别急于下结论,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。
还记得2022年的最后一刻,为期十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宣告终结。那时,众多自主品牌纷纷宣布,新能源车型将在春节过后开始涨价。
然而,特斯拉却在这场价格战中点燃了导火索,先是推出了“998”“油电同价”等策略,随后东风雪铁龙等品牌也纷纷加入战局,一时间“价格战”似乎已经达到了白热化。大家原本以为,今年的初期能够结束这场价格战,过上安稳的日子。
但有些人却毫不讲理,直接推出了“798”“电比油低”等策略,一场“Penta Kill”将价格战推向了新的高峰。你或许可以选择不参与这场战争,但这只能意味着你将提前退出。
7月25日晚,比亚迪宋PLUS DM-i与宋L DM-i两款新车正式上市,两款车型的指导价均为13.58万-17.58万元。当晚,奇瑞旗下中大型SUV风云T10也正式上市,起售价为18.99万元。
合资品牌纷纷表态想要停止价格战,而自主品牌,虽然没有明确表态,但比亚迪和奇瑞的上市新车价格已经是最好的回应。他们选择继续在价格战中前行。
为什么要打价格战呢?原因很简单,只是为了三件事:抢市场、搞死对手、一家独大!
我认为,中国燃油车,以及全球燃油车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,市场开始饱和,销量下降,产能过剩。
我们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到,自2018年开始,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就开始下滑,同比也开始下跌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年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2019年,尽管市场环境很好,但中国乘用车销量和同比仍然呈现下滑状态,而且比2018年更加严重。
2020年,由于口罩、缺芯、电池原材料涨价等因素,导致中国整体陷入低迷期,是近五年来总销量最低的一年,并且同比下滑严重,可以说是真正的寒冬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,中国汽车市场制定了2035年新能源渗透率超50%的目标;也可以说这一年是分水岭,2020年前燃油车是主角,2020年后燃油车失去活力,走向下坡。
2021年,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14%,为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,这一年的总销量有了明显的提升,同比下滑缩小。
这一年还没有开始价格战,已经有不少车企退场,或者是在边缘,裁员、拖欠工资、减薪等问题比比皆是,比现在还要严重。
有了政策的扶持,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25.6%;2023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31.6%,价格战之后,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明显提升,中国汽车市场的总销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。
如果在2018年后,中国市场没有自主新能源车的加入,没有价格战的催化,中国汽车总销量会逐渐下滑,很难恢复到2018前的状态。
2023年,国内经济开始复苏,电池材料价格下降,新能源车成本自然下降,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自研技术方面有了新突破,并且逐渐成熟。
天时地利人和,优势在自主品牌,它们知道反击的机会来了。既然在燃油车打不过合资品牌,那么现在可以依靠自研的新能源技术,再借助价格战,从新能源车赛道进行赶超,慢慢蚕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。
数据显示,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459.6万辆,同比增长24.1%,市场份额达到56%,这是自主品牌首次突破50%。
今年6月份,自主品牌零售销量约为103万辆,同比增长10.8%,占比为58.6%;而德系的零售销量占比为18.6%,日系的占比为14.3%,美系占比为6.3%,均有下滑。
这一看,大家应该懂了吧,为了能在秩序交替,以及规则重塑的新时代夺得主动权和话语权,价格战不可避免。
价格战会导致市场“不健康”?
这……
只要关乎利益的市场竞争,就没有“健康”可言。不只是汽车市场打价格战,各行各业都在打价格战,譬如喜茶单杯已经跌到10块以下、耐克阿迪的产品也开始大优惠、饮食店纷纷推出团购优惠等。
等等,说到这里,好像打工人们的工资也开始打“价格战”,一直没有涨过了!!!
言归正传。
今年“798”之后的“电比油低”,大家是不是觉得自主品牌赚不到呢?其实,自主品牌不亏,还有得赚。
此前,崔东树发布文章指出,虽然国内乘用车市场普遍降价,但是零售价却是越降越贵的趋势,今年上半年的零售价达到17.9万元。
作为对比,2019年国内乘用车零售价为14.2万元,2020年的均价为15.3万元,2023年的均价提升至16万元。
为什么价格战越打,乘用车的均价越贵,难道自主品牌打了个寂寞?
主要是自主品牌推出不少豪华品牌,以及豪华新势力入场,譬如比亚迪的方程豹和仰望、长安的阿维塔、吉利的极氪和领克、东风的岚图和猛士、奇瑞的星途等,以及蔚来、理想和小米等,推出了不少高端车型,提升了豪华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占比。
同时也说明,国内消费者购买豪华车型,并不局限于BBA,还将自主豪华品牌列在购车名单中;此消彼长,自主豪华品牌销量提升,那么以BBA为首的外海豪华品牌销量自然就下降。
显然,价格战的主导权不在合资品牌的手中,而是在自主品牌的手中。决定因素并非价格,而是在于自研新能源技术的领先,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、智能化出色的用车体验。
而合资品牌也知道这一点,那么退出价格战是最理智的选择。一方面,可以跟进市场环境调整年度销量目标,降低4S店的销售压力,保证产品的利润;另一方面,可以修生养息,将研发重心放在新能源研发上,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,在新能源赛道发力。
那么大家觉得,合资品牌的退出之后,价格战会不会停止呢?
相关文章
- 比亚迪多款车型申报 开年车市价格战风云再起?2025-01-05
- 798秦PLUS荣耀版挑战合资 2024:油车告别元年?2025-01-04
- 年末车市价格战火爆来袭 购车抄底正当时2025-01-03
- 智己L6价格战新招 能撬动小米SU7市场吗?2025-01-02
- 合资品牌集体退潮 价格战能否止息?2024-12-31
- 星途挑战WEY领克 合资品牌缘何缺席?2024-12-31
- 【自主品牌扬帆起航】敢不敢挑战合资品牌新高度?2024-12-30
- 合资品牌时尚轿车选购全攻略 助你轻松选对理想车型2024-12-27
- 大众威然对决GL8 28.68-39.98万元谁是价格战王2024-12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