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行业资讯

共享汽车消失之谜 街头新现象揭秘

来源:镜头汽车资讯   发布时间:2025-01-08

2025年的钟声敲响,新年的曙光映照在每个人的心头。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,小编有几句话想要真诚地与大家分享,这些话语如同经过2024年一年实践检验的“真理”——切勿办理共享单车的月卡,如此一来,你便能够摆脱颜色带来的束缚。
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,无论身处何地,只要一办理月卡,你会发现,你心仪的那辆共享单车仿佛人间蒸发,总是难以寻觅。若是在下个月更换品牌,你会发现,你所选择的那款品牌车辆,竟然在你方圆2公里的范围内“消失”得无影无踪。(此处夸张成分较多)然而,若是不办卡,无论是小蓝、小绿还是小黄,你都能随心所欲地骑行,不受任何束缚。至于为何不办三张卡,那是因为,家庭生活可不是办三张月卡就能解决的!

追溯共享单车的历史,自2014年这一概念诞生以来,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光景。在这期间,我们见证了无数熟悉的颜色,红、黄、绿、蓝,它们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,离不开便捷的支付方式、多样的选择、合理的定价。与此同时,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,共享雨伞、共享马扎、共享电动车等也应运而生,但它们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而共享汽车,似乎也在这股浪潮中销声匿迹。

共享汽车,原本应该拥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,它的成本比购车低,无需担心补能、停车、养护、维修等用车成本,说走就走,远比开私家车更加便捷省心。那时,即便无法远行,共享汽车也给予了人们另一种无需后顾之忧的自由。更重要的是,从环保、节能减排、资源共享以及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来看,共享汽车都有着明显的优势,因此,它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春天。

2014年,汽车租赁企业新增注册量突破10万,2016年突破20万家,2017年共享汽车融资高达764.59亿元,2018年共享汽车APP用户规模逼近千万……看似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,但就在一夜之间,共享汽车仿佛人间蒸发,它未能成为下一个风口,也没有给交通行业带来新的变革,反而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洗牌后,整个行业似乎都陷入了沉寂。

今天,我们就来探讨一下,为何共享汽车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与日益规模化和正规化的共享单车相比,共享汽车究竟去了哪里?

从品牌运营的角度来看: 投入巨大、维护成本高昂、折损率高、利用率低,回报周期长、盈利少,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。这些问题都离不开资金链的支撑,因此,从品牌角度来看,共享汽车消失的主要原因还是“钱”的问题。投入多,回报少,自然难以让企业坚持下去。

投入巨大,汽车作为重资产物品,对企业的资金和规模要求不低。共享汽车前期抢占市场不仅要大规模投放车辆,还要承担停车费用、保险费用、维护费用、人工费用,以及吸引消费者的优惠投入。一旦价格降幅收窄,消费者便会转向网约车。因此,企业的资金实力成为考验,烧不动的小玩家早早离场,而烧得动的大品牌则苦苦支撑,等待黎明的曙光。

从用户的角度来看: 车辆质量不佳,价格不菲,用车细则不规范,存在乱扣费现象,押金问题,便捷性受地区影响,以及购车成本逐渐降低,共享汽车的性价比和优势在缩减。

如果说企业的角度是因为投入多、回报少,导致共享汽车纷纷关停,那么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问题同样离不开“钱”。在花费10万和花费100块之间,用户肯定会选择后者。尤其是在2019年后,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首的微型电动车兴起,购车门槛降至2、3万元,按照用车成本和使用年限计算,每次出行的成本远低于共享汽车,因此,那些以往受限于汽车购车门槛的消费者,纷纷转向了这类低门槛车型。

另一个主要原因,就是消费升级。从汽车销量和成交单价来看,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
从2019年开始,汽车销量走势一路攀升,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达到2070.2万辆,到2023年,这一数字上升至2171.5万辆。从2020年到2023年,汽车销量连续四年保持在2000万辆以上,市场对汽车的需求持续高涨,这无疑对共享汽车的业务和需求造成了冲击。

简单来说,人们都开始购买汽车,自然不再需要共享汽车。

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人们对于出行品质的重视。我们来看看共享汽车都是什么车?微型小型电动车,或者是观致3、观致5这类小众产品,它们本身就不够贴合市场热点,自然无法吸引消费者。而且,我们还需要关注一组数据。

从2019年开始,A级车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,轿车从31.4%跌至2023年的20.2%,A级的SUV车型从28.6%跌至2023年的24%。而B级轿车市场份额从10.2%增加到2023年的14.3%,B级SUV市场份额从6.5%增至2023年的14.8%。C级车轿车的市场份额和销量更是连续5年上涨,国产高端车型也在这里闯出了新的天地,销量翻了一倍都不止。目前的市场来看,25-30万元区间的阿维塔、智己、小米、问界、极氪、蔚来等车型已成为主流。

种种迹象和销量数据都在表明,消费在升级,市场需要尺寸更大、出行品质更高的产品。那些以小众产品作为共享汽车主要载体的品牌,自然无法吸引这部分消费者的青睐。